如今,全球下肢装配都是采用在截肢患者余下的肢体上进行配戴,这样可以让患者在使用假肢时,能自由穿戴。每位截肢患者都有一个让假肢能成为本身的一部分或者是能连接身体上的假肢的梦想,那么随着3D打印的技术不断有着新的突破,截肢患者的这个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现实!
今天就有美林假肢康复的小编,为你普及一下植入假肢3D打印的技术!
根据医学最先进的技术进展,让植入人体的肢体上的螺钉来连接假肢和患者的肢体。这种方法的主要挑战是要创造一种不被人体免疫系统排斥的植入物,这种植入物看起来必须与身体中的天然组织,如骨骼、肌肉、软骨等相同。
为此,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种表面带有骨骼纹理的关节植入物。这项已经发表在《3D打印和增材制造》杂志上的研究对比了用电子束熔融(EBM)和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这两种工艺3D打印的植入物的效果。
EBM3D打印方面,研究人员使用了一台Arcam的A23D打印机,DMLS技术则由EOS的一台M2903D打印机提供。两台机器均使用5级钛来打印植入物。打印结果表明,EBM能有效制造出一种表面纹理粗糙的植入物。相比之下,DMLS既可以制造出精细的表面,也可以制造出粗糙的表面。
完成打印后,这些具有不同纹理的螺钉被植入活老鼠的腿内。4周后,研究人员发现,用EBM制造的粗糙螺钉比用DMLS制造的螺钉更难去除。这是因为,在体内,EBM螺钉能促进细胞更快地接受和生长。相比纹理精细的DMLS螺钉,带有一个粗糙纹理的DMLS螺钉能更好地促进细胞生长。
综上述可见:这个植入假肢研究表明3D打印的金属螺钉是连接假肢的一个可行方法,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让假肢成为人体真正的一部分,将不是患者的梦想。